叛逆期是孩子的必经之路,家长无需过多担心
春晚上一个小品台词提到人的眼睛一闭一睁就来到人世,再一睁一闭就去了天堂。人生路有长短,风景各异。但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追求人生的幸福圆满。但如何才能幸福圆满,大部分人苦苦追求一辈子也没有得到答案!这和青少年叛逆期有何关系?
发展心理学其实给了我们答案。
发展心理学把人生发展分成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内在的基因会驱动你往前走。如果不能顺利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后续阶段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孩子从出生到完成所有学业,大部分时间是父母一起陪同度过的。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合伙人、助力伙伴还是成长路上的拦路虎?这往往决定了孩子后半生是否幸福圆满。
有人就好奇了,天下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怎么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拦路虎?爱还来不及,怎么会扼杀孩子未来的幸福?
如果你有养小动物或植物的经历,或许有过一些不好的体验。我曾经养过荷兰猪,给它吃了冰箱里的冷藏胡萝卜,没多久就拉稀而死。我自己也种植过各种花卉,早期由于没有提前了解不同花卉对水、肥料的需求,一些花没过多久要么烂根、要么枯萎。大部分人类往往有个通病,自认为对自己了解很多,而且非常坚定和自信,往往悲剧就在这些自以为是的假设中发生。
孩子在不同阶段其实有不同需求和由基因推动的任务要完成,如果作为父母不了解这些,不仅家庭无法和谐,孩子后半生也会因为父母的自以为是的行为而毁于一旦。
发展心理学的八阶段理论是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孩子的青春期是从12岁到18岁,这是时期基因推动的主要任务是:
1、自我控制,独立自主
2、离开父母视线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
3、和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玩
4、内在与外在表现同一性
在青春期之前一个阶段(6-12岁)属于学龄期,这个阶段孩子对父母还是比较依赖,愿意听从父母安排。习惯于孩子听自己话的父母在面对过渡到青春期的孩子时,如果不了解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主要成长任务,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1、替孩子做计划、做安排
2、孩子想和自己的朋友出去玩,父母各种理由阻拦
3、孩子需要无条件服从父母
4、经常有意无意否定孩子的情绪感受
5、替孩子选择朋友等
父母破坏青春期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最近比较热的新闻可以看到少年时期神童从小到大学本科阶段都由母亲在旁陪读,在研究生阶段没有母亲陪伴后,无法生活自理,甚至自己错过了学校考试时间,最终被学校退学。
还有些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还有一些孩子自杀。
从一些离婚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妈宝男或妈宝女缺乏生活能力,无法处理新建的家庭内部关系等等。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做?青少年脑发展专家 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和青少年学习技巧专家 奈德.约翰逊给出了如下建议:
1、告诉孩子“你就是自己的专家,没有人能比你更了解自己”
2、列出孩子自己想负责的清单,并制定计划
3、问问孩子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比如家庭作业、就寝时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等)作用有限,他是否有帮助这些东西发挥更大作用的想法
4、找个你之前替孩子做过决定的事情、重新让孩子做一次主动选择。或者询问一下他对某件事情的看法。
5、举行一次家庭会议,讨论家务如何分工,让孩子自主选择
6、找出一些你为孩子做出的,而他本人有不同看法的决定,分析一下这些决定的成本与收益
7、告诉你的孩子,你希望他在上大学前能好好练习经营自己的生活,并且你期待看到,他能够在离开家之前搞定自己的生活,而非搞砸自己的生活
8、强调逻辑和自然的后果(例如在一周内不打游戏),并鼓励更广泛地利用家庭会议来讨论家庭规则或家庭政策